• 你好,欢迎来到汉中文明网!
  • 投稿邮箱:tougao@wenminghanzhong.cn
留坝

留坝县青桥驿镇:唐春英的苦药甜日子

来源:中共汉中市委文明办    时间:2025-03-03

汉中文明网讯(通讯员 万国琴)“回想起那些年呐,我和老付背着药篓,到处奔波着做中药材生意。可不管走到哪儿,心里头始终放不下家乡的山水。提起往事,唐春英的目光投向远处的山峦。

唐春英,留坝县青桥驿镇蔡家坡村人。多年前,为谋生计,她和丈夫付世友踏上了中药材购销的“漂泊”之路。“我们在外面购销中药材10多年了,像是留坝的西洋参、天麻、猪苓在药材市场上很受欢迎,但留坝中药材销售对于陕南药材市场来说还是个空白。”唐春英说。

微信图片_20250219161837.jpg

为了弥补这一空白,2018年,唐春英夫妇踏上了回乡创业的征程。“留坝这边的环境好,土壤肥沃,特别适合中药材生长。而且种源好,本地的一些中药材品种品质优良,再加上政府的大力扶持,中药材种植一定大有可为。”唐春英说,他们对留坝中药材产业充满了信心。

刚回到家乡的唐春英夫妇“大手一挥”便在青桥驿镇蔡家坡村十二元沟的密林深处,承包了60亩林地,种植中药材天麻和猪苓。“我之所以选择在十二元沟是因为那里林地多、水汽足、土壤腐殖质深厚,基础条件很好,在那里生产出来的中药材比同类型更具有药用价值。”唐春英说。

微信图片_20250219161859.jpg

2019年,随着最后一批中药材被收购车拉走,唐春英夫妇的中药材发展之路便踏上了坚实的第一步。“留坝的中药材很受市场欢迎,我们以前积累下来的客户也在向我们订购中药材哩!仅天麻就为我们带来了30万的收益,这笔收益给我们很大的鼓励。”唐春英笑着说。

源源不断的订单让唐春英尝到了苦中药的甜头,她决定扩大中药材的种植规模。从2018年到2024年,唐春英的中药材种植版图从60亩扩展至500亩,天麻、猪苓、杜仲、芍药等道地药材在层叠山峦间次第铺展,中药材种植年实现收入80万以上。

“天麻收完接着种猪苓,猪苓挖了还可以种淫羊藿,连翘还可以套种芍药,这种轮作、套种既发挥土地价值又保护生态环境,实现森林资源高效利用。”青桥驿镇独特的地理条件,在唐春英的口中化作发展林下经济的天然优势。

随着种植规模扩大,唐春英发现单纯卖原材料,只能获取微薄收益,利润的大半都悄然溜走。“只卖原料赚不了几个钱,药材加工后才有高附加值!”她果断决定,与丈夫一同投身市场考察。他们穿梭于药材交易市场,详细询问加工药材的价格、销量与需求;走进制药企业,认真观察生产流程,了解对原材料的规格要求;拜访资深药商,虚心请教加工工艺与市场趋势。

经过一番奔波调研,唐春英坚定了自己加工中药材的决心:“必须把“种植+粗加工”的产业链发展起来,牢牢攥在自己手里!”于是,在2024年,唐春英在青桥驿镇政府帮助下,成立了蔡家坡村中药材加工厂。清洗、切片、烘干……曾经需要外运处理的初加工环节,如今在村头就能完成。

640.jpg

厂子办起来了,生意也越来越红火,随着业务的不断拓展,工厂用工需求增大,唐春英便面向镇内招聘人手。“我们这里很多人都外出务工了,只有妇女和老人留在村上照顾家里,现在厂子有了起色,给他们提供岗位,能挣一点是一点嘛!”

得知唐春英的加工厂需要人手,附近的留守妇女们想在唐春英的工厂里,找一份属于自己的职业。村民何大姐正操作着中药材烘干机,看着即将烘干的天麻,她笑着说:“在唐春英的厂子里,我每天都能挣100元,既能把家照顾了,也能挣点零花钱,现在日子真有盼头!”

在唐春英的工厂里10余名像何大姐一样的妇女在工作,唐春英的工厂为他们带来了平均每年2万余元的收入。“一个人的富不算富,带着村民富才是真的富!”唐春英笑着说。

正是唐春英在中药材种植道路上的坚持,让她在2025年留坝县首届“猪苓王”评选大赛上,拿到了二等奖。这也让唐春英更加坚定发展中药材产业,唐春英满怀憧憬地表示:“今年,我打算新增30亩猪苓、80亩天麻种植。中药材加工厂也要增加生产线,增加加工方式,让我的产品更加多元化。空闲时间,我还会开展中药材种植培训,把技术分享给大家,和大家一起把日子过红火。”


责编:皇甫喜   编辑:刘海燕